元宵節 | 百啟人力和你相約中國的情人節!
日期:2019-02-20 09:02 來源:企業新聞
元
宵
快
樂
鬧
元
宵
元宵,原為“上元節的晚上”。
傳說漢高祖劉邦死后,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。漢惠帝病死后,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,呂后病死后,呂家秘密集合,策劃奪取劉氏江山。
是陳平與呂祿平定“諸呂之亂”,平亂之后,眾臣擁立劉邦的二兒子劉恒登基,稱漢文帝,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,便把平息“諸呂之亂”的正月十五,定為與民同樂日,以示慶祝。
情
人
節
“蛾兒雪柳黃金縷。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眾里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
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
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,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。不少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心上人,因此元宵節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。
慶
元
宵
送花燈
元宵節“送花燈” 送花燈”簡稱為“送燈”,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。即在元宵節前,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,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,以求添丁吉兆,因為“燈”與“丁”諧音。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、早生麟子;如女兒懷孕,則除大宮燈外,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,祝愿女兒孕期平安。
猜燈謎
每逢農歷正月十五,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,燃放焰火,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,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。
耍龍燈
也稱舞龍燈或龍舞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。傳說,早在黃帝時期,在一種《清角》的大型歌舞中,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,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。
踩高蹺
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,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。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,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,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。
END